首页

女王调教男奴视频出售

时间:2025-05-23 07:33:47 作者:“过去全球变化计划”第七届开放科学大会在上海举行 浏览量:92102

  中新社贵州三都10月3日电 题:“世界最长年节”贵州水族端节“年味”浓

  作者 刘美伶

  掀开蒸盖,辣椒的香味随之飘溢出来,露出一蒸屉的鱼包韭菜,这道菜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过端节必不可少的菜式。

  国庆假期,正逢三都自治县过端节,周覃镇水东村村民韦昌海在家设端宴招待亲朋好友,坐满了整整4桌客人,客人们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

  “呦!呦!呦!”水族干杯的口号一桌接一桌响起,韦昌海向客人敬酒,招待客人尽兴吃饭。

中国水族过端节必不可少的菜式鱼包韭菜。刘美伶 摄

  端节是水族民众辞旧迎新、庆贺丰收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已传承千年,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节每年持续时间约60天,分批次过节,是水族范围最广、人数最多、历时最长、最重大的年节,被世界纪录认证英国总部认证为“世界最长的年节”“世界最长的民族传统节日”。

  端节期间,只要进到水族民众家里,主人就会热情招待吃饭,一起过年。等上了饭桌,喊出干杯的口号就必须将杯子里的酒喝完。

  “看着街上这么多人,像找回了小时候那种过年的感觉,氛围感一下子扑面而来。”水族人韦荣集说,“小时候过端节印象最深的就是穿新衣服,去端坡看赛马,人山人海。长大后在外求学、工作,已经很久没体会到浓厚的端节氛围了。”

10月1日,2024年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开端大典现场。刘美伶 摄

  盛装踩街,开端祭祖,赛马比赛,水族端宴……三都自治县2024年端节活动展现出丰富的民族文化,吸引海内外近5万人参加开端大典仪式,让水族民众和游客等在假期享受浓浓“年味”、人情味和文化味。

  “尽管下雨,但大家盛情不减,来的人非常多。”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贵州文史研究馆馆员潘朝霖说,三都自治县城里的汉族、苗族、布依族等都来参加开端仪式,一起看水族端节祭祖、赛马,是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中华一家亲的具体体现。

  从水族马文化开始,水书、水族马尾绣、水族铜鼓、木鼓等水族文化元素按方队阵型展示在观众眼前,再现水族历史的发展与变迁。

10月1日,2024年“贵州村马”水族端节全国赛马邀请赛比赛现场。刘美伶 摄

  端节祭祖仪式结束后,2024年“贵州村马”水族端节全国赛马邀请赛公开组预赛把开端大典现场带入高潮。对于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水族来说,端节里的“年味”就体现在赛马比赛中。

  “这次比赛好马多,好骑手多,都是高手对决。”三都自治县马术协会副会长石绍张介绍,参加比赛的骑手有汉族、水族、彝族、藏族、蒙古族等,这对于水族传统赛马来说,是和其他民族赛马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潘朝霖认为,这次活动让水族传统赛马与国际标准赛马相结合,水族传统速度赛马与多民族竞技表演赛相结合,很有特点。(完)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龙年龙抬头 浓香启新篇,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盛大开启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蕉岭县、梅江区等8个县级工商联按要求召开会议,印发实施方案、组织签订结对共建框架协议书等,进一步充分发挥好商(协)会组织的优势和作用,把“百千万工程”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安徽启动百家“食安名坊”培育行动

定西宽粉,源自于“中国马铃薯之乡”定西优质的马铃薯。位于甘肃中部的定西因薯而名、有薯而兴。经过200多年的发展,马铃薯在“陇中”这片土地上,伴随定西人民度过饥荒、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直至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甘肃定西有三宝,洋芋土豆马铃薯”,这句俗语说明定西马铃薯的支柱性地位。

拉萨海关助力樟木口岸成为西藏出口农产品主要通道

探店、打卡、运动、逛主题市集……诸多全新的商业活动,让这一带迅速聚集着人气、活力和社区凝聚力。而让这里焕发生机的,正是新颖的商业场景设计。

中国俄罗斯老挝首次举行三方外长会晤

站在五缘湾湿地公园观鸟平台上,但见鸬鹚在水中的木桩上一字排开,或低头休憩,或伸展翅膀。此处过去被称为“烂潮滩”,如今吸引了90多种野生鸟类觅食栖息。五缘湾的变化,让居民黄晓红赞叹不已:“每天我都来公园走走,幸福感爆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接受审查调查

12.统筹落实6000万元奖励资金,对工业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前8名的市分档给予奖励。用好4000万元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对符合条件的高成长性企业依法依规给予一次性补助。(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